赤日炎炎,绿树成荫;蝉声阵阵,轻风微动。队员们在烈日下默默观测,认真记录,汗水慢慢滑落,洇湿眼眶,浸透衣衫,却没有一句抱怨。秉着严谨,热情,高昂,进取的态度,“文旅交韵”实践团在行动着……
为深入了解旅游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找出旅游城市交通运输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交通更好地助力旅游城市的发展。7月16日至7月19日,“文旅交韵”实践团成员分为三个小组,对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的常规公交、BRT快速公交系统以及台儿庄古城附近停车场进行了详细地调查、记录与反馈。
公交车上的“常驻嘉宾”
枣庄市的BRT快速公交系统是山东省内继济南市BRT开通之后的第二条BRT线路。BRT快速公交系统的开通使台儿庄区的市内旅游更加便捷,也使台儿庄区的基础公交建设得到了改善。
因此,小组成员选取京沪高铁枣庄站到台儿庄古城的BRT线路B10路进行沿线调查。BRT小组成员每天要坐五个小时的公交车亲身感受公交车的运行情况。单程记录时间可达一个小时五十分钟,每天总共调查用时八小时,八个小时不间断调查。
图为BRT小组成员利用秒表记录停靠站停留时间
团队成员每天使用跟车法进行多次行程车速调查,利用秒表测算每两个红绿灯或站点之间的行驶时间,记录通过红绿灯交叉路口用时与站点停靠时间来获得更缜密的数据。有一次,团队成员因为遗漏了一个数据节点,硬是跑着追赶上了公交车,只为记录那一个小小的数字。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队员们在车水马龙间穿梭,不辞辛苦,无惧赤阳。
早出晚归的辛勤使者
常规公交小组在前往调研前,通过分析台儿庄古城各个时间、各个地点的站牌的车流量、人流量等其他各方面因素。选取了早高峰6:50-7:50、午高峰11:00-12:00、晚高峰5:00-6:00于台儿庄区各个公交车站进行观测。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台儿庄区各公交车站进行了交通流理论实验。利用离散型分布、连续型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原理和方法,进行到达分布和时间间隔统计的方法统计分析公交车到站规律和排队现象。分析判断公交停靠站设置的是否合理,停靠泊位数与停靠线路数是否匹配;确定停靠站通行能力与泊位数的关系等。
图为常规公交小组成员记录数据
因为要记录乘坐公交的高峰期,所以在每天的早、午、晚高峰时间段,小组成员都要出去工作。因此他们每天的饭点都不固定,在别人休息吃饭的时候,他们却在紧张测算,记录数据,生怕漏掉一个数据点。
岿然不动的“记录仪”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越来越多地选择驾驶私家车到达景区,停车场就变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建筑必备设施。因此,团队成员选取台儿庄古城附近的几个停车场,对停车场一天内各时段的停车需求进行了调研。
图为停车场小组在停车场出入口记录数据
每天早晨,队员们都很早赶到停车场,记录下停放在停车场内所有车辆的数量及停车设施总量,然后到达停车场的出入口,记录下所观测出入口所有进出停车场的车辆数。
烈日当空,团队成员站在停车场出入口处,没有热闹的场面,没有清爽的环境,队员们耐得住寂寞,如一个屹立在这里的标杆,每一辆车进来,每一辆车离开,都化成记录本上的一横一竖。
通过调研,团队成员充分了解到了台儿庄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并与交通运输局营调科科长取得联系,向他反应了几天以来调查的情况,团队成员受到了营调科科长的热情招待,营调科科长回应,会认真听取我们的建议。统筹谋划,以改革增强动力、激发潜力、释放活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图为采访交通运输局营调科科长
骄阳似火情胜火,严谨观测塑真知。团队成员不忘初心,深入一线,希望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助力城市交通很好更快发展。
车流不息,前进不止。“文旅交韵”在行动!